游民获得住房须先戒毒 川普政府欲结束“住房优先”

这里是美国   Thursday 2025/08/14 11:30 AM
收藏
据CNN 8月14日报道 拉谢尔·埃利森(Rachelle Ellison)在华盛顿特区的街头流浪了17年,其间多次进出监狱和医院。


图源:CNN报道截图

2008年,她终于搬进了一套公寓,这要归功于一家非营利组织提供的租房补助以及配套的心理健康治疗和支持服务。

“当我获得住房稳定和生活基础之后,我才能开始努力改善自己。”埃利森说。

埃利森受益于“住房优先”(Housing First)政策——该政策将长期无家可归者直接安置到永久性住房中,而不要求他们事先戒毒或接受治疗。“住房优先”计划随后会提供与药物滥用、心理疾病、教育和就业相关的服务。

“住房优先”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一直获得两党支持。但川普政府希望削减相关资金,认为这种模式无效,并导致“犯罪与混乱”以及创纪录的露宿街头人数。川普希望转而资助那些设有更严格戒毒或工作要求的项目,并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更多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无家可归者送入收容机构。本周,川普已下令联邦军队驱离华盛顿特区的无家可归者。

这对联邦政府来说是一次重大转变。自乔治·W·布什政府以来,为无家可归者提供住房及社会服务一直是联邦政府应对无家可归问题的核心政策。

顶尖研究人员和无家可归者权益倡导者表示,放弃“住房优先”将对那些正陷入困境、失去住所的人带来严重后果。

在获得公寓后,埃利森开始接受针对药物依赖和心理健康障碍的治疗,这些问题源自她童年时期的被虐待经历。多年来,她在心理健康和戒毒辅导团队的帮助下,努力保持清醒和戒断。

“我经历了很多次失败,直到有一天我感到厌倦,而那时我终于有了栖身之所。”她说,“从那以后,我就戒掉了毒瘾,保持清醒了。”

如今,作为一名全国性的无家可归者权益倡导者,埃利森表示,“‘住房优先’确实救了我的命。”

“我们试过那种办法,但失败了”
“住房优先”政策在21世纪初出现,它取代了此前以治疗为先的无家可归问题应对模式。旧模式要求人们在获得住房之前必须先戒毒或参加相关项目,而当时提供的住房通常是应急收容所或过渡性住房。

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在2023年发布的证据审查报告显示,多项研究发现,“住房优先”计划比“治疗优先”计划能提供更高的长期住房稳定性,甚至可能因减少住院和急诊次数而降低整体成本。

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自2009年以来采用“住房优先”政策使退伍军人无家可归人数减少了55%。休斯敦、丹佛等城市也成功利用这一方法大幅降低了无家可归率。

然而,白宫上月发布的一项行政命令试图恢复旧模式,要求联邦机构停止资助那些在提供住房前不要求戒除药物滥用或治疗严重精神疾病的组织。

“川普政府打算把时间拨回到上世纪90年代的过渡性住房模式。我们试过那种办法,但它失败了。这正是‘住房优先’政策诞生的原因。”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教授丹尼斯·卡尔汉(Dennis Culhane)说。他关于长期无家可归者的研究奠定了“住房优先”项目的基础。

卡尔汉表示:“政府会发现结果和以前一模一样——最需要大量支持的人会被赶出过渡性住房。”

川普的行政命令还要求地方政府动用民事收容法,驱逐那些“无法自理”或“对自己或公众构成风险”的街头流浪者。

政府希望将这些人转移到“长期机构收容环境”中,但美国可能面临心理健康医院床位短缺的问题。川普还削减了医疗补助(Medicaid)以及药物成瘾和心理健康项目的拨款,这可能使人们更难获得治疗。

“我们看到的,是在那些已被证明有效的解决方案上完全缺乏投资。”华盛顿特区住房与社会服务非营利组织米丽安厨房(Miriam's Kitchen)首席倡导官拉拉·普卡奇(Lara Pukatch)表示,“这道行政命令显然没有解决无家可归问题,也没有让人们更容易获得医疗和心理健康服务。”

“住房优先”的出现
大规模街头无家可归现象是美国相对较新的现象。

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20世纪50年代起去机构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改革却没有配套住房或社会服务、政府削减住房开支,以及资金不足且不完整的心理健康护理体系。

“治疗优先”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结果“并不理想”,丹尼斯·卡尔汉表示,“进入项目的人往往因未能遵守戒毒要求而被驱逐,最终又回到了街头。”

乔治·W·布什政府在倡导者的推动和卡尔汉研究成果的影响下,开始着手应对长期无家可归问题。研究发现,纽约市每年在每名长期无家可归者身上的花费高达4万美元,主要用于戒毒中心、监狱和医院,而提供支持性住房每年可减少1.6万美元的支出。

2003年,布什宣布了一项为期10年的消除无家可归现象的计划,作为其“同情保守主义”议程的一部分,并采用“住房优先”作为模式。

“转折发生在布什政府时期,他们开始认识到应对长期无家可归问题的真正价值。”纽约市住房与社会服务机构“城市路径”(Urban Pathways)首席执行官弗雷德里克·沙克(Frederick Shack)表示,“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人们解决核心住房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周全的服务。”

奥巴马政府延续了这一做法,并在2009年启动了以“住房优先”为核心目标的终结退伍军人无家可归计划。同年,国会通过立法,加快了对“住房优先”项目的资金投入。

右翼的抨击目标
川普政府第一任期最初延续了“住房优先”的做法,并对这一模式表示赞赏。

但随着无庇护所的无家可归现象愈发明显,尤其是在西海岸由民主党执政的城市中,政府开始转变立场。

“住房优先”也逐渐成为右翼更集中的抨击目标。西塞罗研究所(Cicero Institute)、曼哈顿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等保守派智库和政策机构反对“住房优先”,认为在没有配套治疗要求的情况下提供住房并未奏效。

“‘住房优先’被过度宣传,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它应有的水平,而无家可归者人数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在川普执政下,你会看到优先事项的重新平衡。”曼哈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无家可归问题专家斯蒂芬·艾德(Stephen Eide)表示,“长期以来,共和党一直忽视了‘住房优先’的影响力。”

国会共和党人提出立法,将资金从“住房优先”项目转向那些要求接受职业培训、戒毒治疗或其他服务的提供方。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密苏里州以及其他共和党主导的州也通过了限制“住房优先”项目的法律。

住房紧张
但“住房优先”的支持者表示,问题不在于模式本身,而在于资金不足——既无法跟上无家可归人数的增长,也难以应对严重的可负担住房短缺。

“‘住房优先’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们没有在它上面进行充分投资,”来自“城市路径”(Urban Pathways)的沙克(Shack)说,“没有资源,你就无法解决问题。”

根据丹尼斯·卡尔汉的研究,只有大约15%的无家可归者能够进入“住房优先”项目。2022年,他与其他研究人员保守估计,要让全美收容所中的每个家庭都进入“住房优先”项目需要耗资96亿美元。

大多数无家可归服务提供方都在采用“住房优先”原则。他们担心联邦资金被削减,以及政策重新回到多年前已经放弃的老路上。

埃利森表示,川普的做法将让无家可归者更难获得住房,并加深他们陷入刑事司法系统和频繁进出医院的循环——这些都是她在街头生活时的亲身经历。

“住房是解决无家可归问题的唯一途径,如果需要,还要配套全方位服务。”她说,“新的行政命令将使这一切更加困难,还会让更多人流落街头。”



独家编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亚特兰大华人资讯网”,切勿侵权。
标签 无家可归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