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近日消息,一项针对中国2000名成年消费者的调查显示,多达78%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将避免购买美国品牌,转而选择中国产品,其中超半数消费者将“爱国主义”列为了主要原因。

这项为期近一周的调查显示,长达一年的中美贸易战已经渗透到零售业,并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理念。
咨询公司阿里克斯伙伴的上海总监杰森表示,中国消费者现在更喜欢本土品牌,最近兴起的爱国热潮只会进一步推动这种趋势,并且中国的本土品牌已经趋于成熟,不再是设计和质量低劣的产品。
阿里克斯伙伴的调查显示,抵制美国品牌并不会阻止中国消费者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尤其是来自欧洲和日韩的高品质商品,有30%的受访者预计他们在双十一购买的产品是外国品牌。中国消费者正在变得更加务实,他们不会仅仅为了购买中国产品而牺牲质量。
11月11日,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主导的“双十一”购物狂欢日即将登场,但在中国消费者抵制美国商品的背景下,耐克丶拉夫劳伦丶蔻驰丶凯特丝蓓等美国品牌都将受到沉重打击。
美国《华尔街日报》此前指出,目前美国品牌在中国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中国品牌崛起,二是中国消费者逐渐背离对中国政治多有怨言的海外品牌。这导致一度被视为潮流的部分美国品牌在中国逐渐失势。
报道还认为,中国消费者今后是否继续购买海外商品对世界经济极其重要。根据瑞士信贷统计显示,中国目前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贡献高达三分之一,中国家庭资产总额位居世界第二。据调查公司e营销预测,中国将在2021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