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同美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美财长努钦在华盛顿开始新一轮的贸易谈判。本轮谈判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天,就核心问题达成一份协议,以便中美两国最高首脑举行签字峰会。据总部在北京的多维报道,知情人士透露,中美首脑会谈日期有望在4月4日公布。

(莱特希泽)
《金融时报》3日甚至曝出谈判进入终局阶段,协议文本内容已达的90%,只剩10%的内容尚未敲定。不过,报道也称,双方代表仍在就如何落实和执行协议讨价还价。

《华尔街日报》3日报道,川普政府为确保北京实施真正的改革而征收的惩罚性关税依然存在,这成为中美达成协议最大的症结之一。据中国官员透露,中国贸易代表刘鹤的首要任务是说服美国贸易代表在签署协议后,立即取消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除了向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放美国服务和农业市场外,北京在谈判中几乎没有其他贸易要求。
据彭博社3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在起草的贸易协议中,美国为北京设定了到2025年兑现主要承诺的目标,北京的承诺包括购买美国大豆丶能源等大宗商品,并允许美国公司在中国拥有全资企业等。这是一个有约束力的承诺,如果不兑现,可能会引发美国的报复。
知情人士说,中国提出的在2029年之前实施的其他不具约束力的承诺,不会与美国可能的报复行动挂钩,但没有详细说明。彭博社发出这样的疑问:有限的时间框架能使协议在多大程度上重塑中美长期经济关系,而不只是成为特朗普的一个政治胜利,为其2020年竞选连任服务。报道称,尽管中美谈判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解决技术强制转让等更具争议性的问题需要更长的时间。
另据路透社报道,库德洛列举了美国对中国的指责,包括中国窃取知识产权丶强迫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转让技术丶网络黑客丶针对大宗商品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他表示,中国首次承认存在这些问题。他说,“我们正在讨论以前从未真正涉及的议题,包括执法。”此外,库德洛透露,贸易谈判中,双方没有讨论美国对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指控。

(库德洛)
据白宫周三晚间消息,川普周四将会见中方贸易谈判代表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会谈定于美东时间下午4:30在总统办公室举行。另据库德洛透露,本轮谈判可能会延期,中方谈判团队可能会在华盛顿停留3天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